3435363739  

馬未都先生所言不虚——“柞榛家具出南通”。打油詩一首“淮南江北海西頭,白鶴麋鹿胡豆洲。荒川野地多柞榛,草民桌凳比王侯。蘇作明式家俱之設計不輸現代工程力學設計的椅子,雖是簡單的線條確是力與美的表現,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35236237238239240  

中國文人您說他酸腐,但留給我們的卻是一件件有風格的文物,坐花醉月 語出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原句為『開瓊宴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這篇序文描述一個春天的夜晚 ,李白在桃花園裡與堂弟們宴飲的情景,表現出作者熱愛大自然,享受生 活的豪邁胸懷,序文首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先陰者,百代之過客 』為千古絕唱。『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頗有今夕何夕,良辰難再,至 友難聚之感傷,面對這樣的美景,如果沒有好詩,還有什麼可以傾瀉,如 此浪漫又美麗的輕狂呢?在鳳凰花開畢業的季節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Jul 01 Wed 2015 14:41
  • 白玉

2930313233 

 目前和闐玉是成為商品名詞而非地域產品,所以到處標示和闐白玉,若真產於新疆和闐、于闐白玉價格都不親民,市場上或購物台都說和闐羊脂玉,那想像空間就自己想吧,好的玉質需配上好的工,才是收藏目標,若只是質好那買原石應是另一個收藏方式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32425262827 

 黃玉是目前對岸當紅物件,黃玉在玉器收藏市場中不管早期或目前都是發燒物件,當然黃有多種黃,工也有多種工,多比教學習終究目前是一個多元學習環境,不是像早期前輩閉門造車,缺少資訊,只是價格不友善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收藏玉器的藏友對於板指應不陌生,但白玉居多黃玉較少,真的入清現在市場上也少了,不若以往是一盒一盒的讓您選,時間機會一去不再回,且價格也不若以往友善

17182021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13141516                                               玉章,印面正方,色白而赭斑滿布。印面陰刻四字篆文:「公孫弘印」,並有直欄一道中分印面。印鈕則雕蟠龍一隻為飾。乾隆皇帝嘗收聚八十方古印,命之為「虹文薈古」,並同儲於一盒四屜,此印即為其中一方。(上圖為臺北故宮藏品)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菑川薛縣人。西漢大臣,武帝時曾擔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平津侯。漢武帝先後十餘任丞相,僅公孫弘一人得以善終。「公孫布被」典故來自《漢書‧公孫弘傳》汲黯評論公孫弘:「弘位在三公,奉(俸)祿甚多,然爲布被,此詐也。」收藏文物中是對歷史的查證,也是證實自己所學所看所得,雖是短暫那也是一種福分.目前所見戰漢時期的官印實物大多為銅質。在中國古代印章史上,私人姓氏的印章生佩死殉乃是慣例,由此印工痕中可見當時之習性,葬玉切痕(含歛之物故意刻之使其缺陷)玉印文字筆劃多為每一筆的工痕力道較寬且字口亦深,表明是砣轮砣磨造成的, 且其字體工痕呈u字印張面亦不甚平故為陶范所用,漢世以后因印章制度的嚴格規定,随殉官印多是實用印的複制品,故此玉印為漢代玉印中的精品,且有其歷史傳承。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2  關於秦漢玉印(三方銀印為盛世網友藏品)玉印為私人藏品战国、秦、汉私印中,有不少是镌刻箴言和吉祥语汇的,这类印,古印家统称为成语印,戰國秦漢財富印中有(富昌,昌富 )富生.富長.長富.富貴.貴富.轉一篇盛世文章:据上海孫慰祖先生言,我國现存战國秦汉时期之玉印總計约五百余方。其中汉代居多,战國次之,秦代则稀若麟鳳。这一不同时期玉印数量上的差異与同时期铜印遗存的数量多寡在比例上大致吻合。當然,將其放入整個古代璽印序列中,其所占的比例又是微乎其微的,可见作为一各獨特的审美类型,其所体现出的印史、艺术诸方面的价值和地位是多元化的,一方面由于玉文化在组成中國傳统文化质素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璽印艺术与玉这种特殊材质组合后所营造出的特殊气质有关。

予辗转古玩市肆数年,所见古代玺印甚多,其中汉代玉印、战國单字印居多,战國两字以上印次之,秦代玉印则寥若晨星。偶见有秦单字印出现,然而施加界格之两、三字印则难得一见。至于田字格玉印,除现藏中國國家博物馆的“公孫谷印”外,罕有能与之匹敌者。近年见河南许雄志先生所藏玉印中有一“王猷私印”,從其文字、玉质、制作工艺诸方面来看,亦屬绝佳。另有曾著录于何昆玉所辑《簠斋藏玉印》一书中的“张圉”半通玉印,乃为半通玉印中独一无二之品,虽近年也屡有所见,均刻制草率,抑或冥器,鲜有精微若“张圉”者。1975年于湖北江陵凤凰山70号秦墓出土的“泠贤”玉印两方,其中较大者篆法疏朗、浑厚朴茂,谓之正体;另一方则隶书意味浓厚,谓之俗体,该是书体递变轨迹的实证。以上即为秦代玉印遗存中最具代表之品,其余或支离、局促,或诡异、标新,皆难续秦人气度耳。著录于近代诸家谱录中之玉印,真伪杂陈,其中不少赝品,可见当年境况繁复,局限重重,绝非今日二三言所能尽述也。

文章標籤

Kjchan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